反转!宗馥莉重拾“娃哈哈”,新一轮博弈在路上

反转!宗馥莉重拾“娃哈哈”,新一轮博弈在路上

(周梦婷 摄影)​华夏时报记者 周梦婷 北京报道有关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娃哈哈集团”)内部之间的博弈总是充满意料。在公布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不到半个月,宗馥莉重启娃哈哈的消息又在网上炸了锅。10月23日,有媒体报道称,宗馥莉所控股的宏胜系当天傍晚下发通知,2026年将继续使用娃哈哈品牌。针对此事,10月24日,河南一经销商也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“现在已经跟公司那边协商好了,会继续售卖娃哈哈。”

10月24日增减持汇总:北陆药业等7家公司减持 暂无A股增持(表)

10月24日增减持汇总:北陆药业等7家公司减持 暂无A股增持(表)

  据统计,10月24日,盘后北陆药业 、艾比森 、中科飞测 、利扬芯片 、起帆电缆 、尚太科技 、华阳集团 等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减持情况。当日暂无上市公司披露增持情况。

南向资金连续买入港股 四季度可能发生重大风格切换

南向资金连续买入港股 四季度可能发生重大风格切换

  半导体板块今日表现尤为亮眼,华虹半导体 飙升近14%,报82.4港元/股,中芯国际 大涨8%。研报指出,受潜在的旺盛AI需求驱动,存储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,加之海外主要供应商产能受限,预计存储产品的涨价趋势将延续至2025年第四季度。

如意集团被控股股东掏空?遭监管两次立案调查

如意集团被控股股东掏空?遭监管两次立案调查

  出品:新浪上市公司研究院  文/夏虫工作室  近日,如意集团 (维权)因涉嫌信披违规遭监管立案调查。

海南华铁37亿算力订单终止之谜:合同是否真实 信披是否及时

海南华铁37亿算力订单终止之谜:合同是否真实 信披是否及时

  文/夏虫工作室  核心观点:海南华铁 (维权)37亿算力订单骤然终止,三大疑问待解,其一,凡已披露的日常经营重大合同,在年报、半年报中必须“持续披露”其履行进度、收入确认、回款金额、风险变化等信息,公司订单骤然终止信披是否及时?其二,合同若出现变故公司将有机会获得巨额赔偿,公司又为何主动解除?其三,公司资金压力巨大,其是否又具备承担巨大算力资本性支出能力?这是否进一步拷问其合同真实性?

汤姆猫前董事长王健攒算力资本套利局?莲花控股与海南华铁疑均遭“围猎”

汤姆猫前董事长王健攒算力资本套利局?莲花控股与海南华铁疑均遭“围猎”

  文/夏虫工作室  核心观点:在海南华铁 (维权)与莲花控股 算力转型中,其均联合外部股东设立算力公司。然而,经过穿透后,上述股东背后均浮现出汤姆猫 前董事长王健身影。颇为巧合的是,莲花控股与海南华铁均出现“跨界转型-算力重大合同催化-股价暴涨神秘人进场套利”等现象。更为震惊的是,莲花控股算力合同客户中惊现王健关联公司,海南华铁属于王健旗下公司合作客户。至此,我们疑惑的是,王健究竟有没有攒算力资本套利局?莲花控股与海南华铁是否被“围猎”?

广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:合并总营收243.18亿元,汽车销量42.84万辆,“启境”首车完成设计

广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业绩:合并总营收243.18亿元,汽车销量42.84万辆,“启境”首车完成设计

  第三季度广汽旗下各汽车企业销量均实现环比正增长。广汽传祺、广汽埃安和广汽昊铂加大新车投放力度,带动自主品牌第三季度销量超过15.95万辆,环比增长15.09%,且今年以来已连续两季度实现销量环比上涨。其中广汽传祺销量为86,805辆,环比增长12.63%。广汽埃安销量72,739辆,环比增长18.13%。

富安娜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57万元,同比下降28.7%

富安娜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57万元,同比下降28.7%

其中第三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为5.35亿元,同比下降7.6%;归母净利润为5357万元,同比下降28.7%;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54万元,同比下降22.8%;EPS为0.0639元。

广东金晟赴港IPO:全球第二难逃价格战两年亏近10亿 产能利用率不饱和继续扩产是否明智?

广东金晟赴港IPO:全球第二难逃价格战两年亏近10亿 产能利用率不饱和继续扩产是否明智?

  作者:光心  近日,锂电回收龙头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广东金晟”)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香港主板上市,中金公司 、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。这是继其于2024年12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冲刺。

禾赛科技回港上市首日冲高后跌近20% 高比例低折扣发行埋雷 破发期间稳市商中金未使用绿鞋资金稳市

禾赛科技回港上市首日冲高后跌近20% 高比例低折扣发行埋雷 破发期间稳市商中金未使用绿鞋资金稳市

      出品: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      作者:喜乐      9月16日,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实现美股、港股双重主要上市,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沉寂两年的中概股回港通道正式重启。然而,与发行阶段的“高认购热度”形成鲜明反差的是,其上市首日冲高后持续走弱,截至10月23日较发行价跌幅近20%,基石投资者集体浮亏。深入复盘其发行定价策略、配售结构安排及后市稳市操作,不难发现这场看似成功的IPO背后,暗藏着多重值得警惕的风险隐患。

正在加载中...

已加载全部内容
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